客户端手机版微博微信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> 税务宣传 >> 税收知识 >> 税收历史
 
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史—元
发布日期:2015-07-01来源:3488bet36365体育在线浏览次数:

自唐朝"两税法"改革后,官府强调土地所负担的税赋必须随买卖行为而转移,唐宣宗大中四年(公元850年)制:"青苗两税,本系田土;地既属人,税合随去。……自今已后,敕州县切加觉察,如有此色,须议痛惩。"宋朝法律规定:"人户典卖田宅,准条具帐开析顷亩、田色、间架、元(原)业税租、免役钱数,均平取推,收状入案,当日于簿内对注开收讫,方许印契。"如有违犯,田宅产业"给半还元(原)业人,其价钱不追,余一半入官"。金朝土地买卖无禁,"但令随地输租而已"。元朝开始把买卖土地不过割赋税的行为视为犯罪,处以刑罚,"犯人断五十七下,于买主名下验原买地价钱追缴一半没官,于内一半付告人充赏"明清律进一步加重处罚:"不过割者,一亩至五亩笞四十,每五亩加一等,罪止杖一百,其田入官。" 

元政权占有中原的时间先后不同,各地原来的法制也有差异,形成元朝田赋法的不统一。南北税制不同,税赋不一,素有"南重于粮,北重于役"之说。北方仿行唐租庸调法,江南仿唐两税法。元太宗即位之初,接受耶律楚材建议,初定丁税、地税之法,"(太宗八年)乃定科征之法,令诸路验民户成丁之数,每丁科粟一石,驱丁五升,新户丁驱各半之,老幼不与。"地税的税率"上田亩税三升半,中田三升,下田二升,水田五升。"  中统年间,在正税之处规定了附加税。"命止于沿河近仓输纳,每石带收脚钱中统钞三钱,或民赴河仓输纳者,每石折输轻期中统钞七钱。"至元十七年,"遂命户部大定诸例:全科户丁税,每丁粟三石,驱丁粟一石,地税每亩粟三升,减半科户丁税,每丁粟一石。新收交参户,每一年五斗,第三年一石二斗五升,第四年一石五升,第五年一石七斗五升。第六年入丁税(即每丁三石)。协济户丁税,每丁粟一石,地税每亩粟三升。"此外,田赋附加改为"每石带鼠耗三升,分例四升"。元世祖平宋时,除江东、浙西外,其他地区只征收秋税。至元十九年,江南税粮按宋旧制折输绵绢杂物。成宗元贞二年,才开始确定在江南征收夏税,以木棉、布、绢、丝等物交纳。

元继续实行盐专卖,盐利是元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。元盐专卖有三种方式:商运商销;官运官销;征税法。元政府对其所属盐场实行不同的税率制度,因地而异。元初年,政府对盐实行定额税,以白银交纳。1230年,实行盐引法,规定每盐一引重四百斤,其价银十两;1262年,对自制的土盐河四川井盐实行征税法;1276年,实行入中法,即商人运粮食(而不是出钱)到官府指定的地点,然后政府发给盐引,商人凭证到各盐场支盐,在指定的行盐地面销售,也称之为"各入粟中盐制";1300年,实行官制官运官销;1343年,实行商运商销。元朝的盐税率自1230年后,几经变更,而且各地税率也不完全相同。

元的茶税也是政府的一项大宗收入。至元十三年,茶税税额才1200锭,1330年达到218212锭,其增幅之大,为历代罕见。元代茶税制度基本上是因袭了南宋旧制,实行茶专卖,间或在某一时期或地区征税,或两者并行。1288年,元颁布《榷茶条画》,后改行江南茶法,茶商购茶,以引为征税对象,无引与私茶同,零售须有茶由,后又改。《榷茶条画》的主要内容有:茶课依茶引内务画施行;纲船官司不得拘撮;旧引依限赴官缴纳,每季申报尚书省照勘;官吏、军民、诸色目人等无得虚假、煽惑、沮坏见办课程;茶园不得纵头匹损坏;除职官外,起于运司合差人员,选有行止有家业者充之;依旧例受民正官充提点官;差官巡绰出差札者,不得夹带私茶;元认课额及额外增羡,须尽实到官,如有亏负勒令赔偿。更行治罪;蒙古万户、千户头目人等,无得非理婪索榷茶酒食撒花等物。《续文献通考•征榷考.榷茶》记载:"客旅兴贩茶货,纳正课钞,出给公据,前往所指山场盐茶。出山期赴司,缴据给引,齐引随茶,验引发卖毕,三日内限赴所在官司批纳引目。违匿者杖六十,因而转用或改抹字号,或增添火带斤重及引不随茶者,并同私茶法。"

除上述盐茶专卖外,元对酒醋等也实行专卖并课税。另外,元还实行市舶课税法和商税法。

 

分享到:0
 
版权所有:3488bet36365体育在线 主办单位:安徽省地税局办公室 域名:www.hnnkdl.com 备案号:皖ICP备07500265号-1
技术支持:合肥深拓软件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:0551-65301251 网站标识码:3400000014

Produced By STCMS PublishDate:2017-11-24 08:46:51